[#日常書訊]
楊双子、青山千鶴子,《臺灣漫遊錄》,春山出版,2020。
新書!形式是(偽)小說嗎?預期會有楊双子嫻熟的日治台中地景和百合情誼,加上台灣縱貫鐵道和台灣美食元素,期待!
.
目錄如下:
推薦序 新日嵯峨子
昭和二十九年《臺灣漫遊錄》初版前言
一、瓜子
二、米篩目
三、麻薏湯
四、生魚片
五、肉臊
六、冬瓜茶
七、咖哩
八、壽喜燒
九、菜尾湯
十、兜麵
十一、鹹蛋糕
十二、蜜豆冰
昭和四十五年(1970)《我與千鶴的臺灣漫遊錄》後記〈母親的回憶〉青山洋子(青山千鶴子之養女 藝術家)
民國七十九年(1990)《一位日本女作家的臺灣漫遊錄》譯者代跋〈麵線〉王千鶴
民國七十九年(1990)《一位日本女作家的臺灣漫遊錄》編者代跋〈故人的約定〉吳正美(王千鶴之女 學者)
新版譯者代跋〈琥珀〉楊双子
.
以下引簡介:
「昭和臺灣縱貫鐵道美食之旅
小說《臺灣漫遊錄》完整重譯版全新面世
.
「我們一起吃遍臺島吧!」--青山千鶴子(日本九州小說家)
「這個世間,再也沒有比自以為是的善意更難拒絕的燙手山芋了。」--美島愛三(臺灣總督府臺中市役所職員)
「我只說一次,聽好了。我不幫日本人做菜。」--阿盆師(漳州出身傳奇女總鋪師)
「帝國與支那的戰爭演變到現在--哎呀,未來的臺島,或許不需要翻譯家吧。」--王千鶴(公學校國語科教師)
.
昭和十三年,青山千鶴子的半自傳小說《青春記》,改編為電影在臺灣上映,反應熱烈,受邀來臺巡迴座談。青山千鶴子出身富紳家族,因母親早逝送往長崎分家養育,旅居臺中時,由臺灣大家族庶出的女子王千鶴擔任通譯,兩人在全然不同的文化教養下長大,相遇於步入婚姻前的自由時光。在青山千鶴子沿著縱貫鐵道巡迴臺灣島演講時,王千鶴做為地陪,帶她由南至北各地風物,途經桃園、新竹、彰化,參觀過媽祖廟,入宿過臺南、臺北鐵道飯店,曾搭北投浴場線前往溫泉,沿途品嘗了點心,大菜則至於完整十二道宴席菜,在滿足味蕾時,交流了彼此的文化與思想,青山千鶴子才知道,原為公學校教師的王千鶴原來有著當翻譯家的願望。或許是身為女子的共鳴,青山千鶴子知道女性要擁有獨立的職涯極為不容易,何況王千鶴並沒有雄厚的背景與家人的支持,便心生助其一臂之力的念頭。
.
然而,戰爭的嚴峻日漸逼來……兩人是否能如願走向自己希冀的命運?
.
絕版已久《臺灣漫遊錄》完整重譯版全新問世,有著傳奇性色彩。日治時期昭和女性小說家青山千鶴子,偶然展開為期一年的臺灣鐵道旅行與臺菜巡禮,返日後將旅臺專欄「臺灣漫遊錄」改編為小說。透過青山千鶴子的眼睛,終戰七十年多後的我們,竟可窺見日本帝國對待殖民地臺灣、日本內地人與臺灣本島人相處的第一手細節,乃至於當年男性之於女性命運的差異,女性做為一個獨立的個體,擁有獨立的職業身分與思考,將面臨的種種困難與考驗。
本書最初面世於一九五四年(昭和二十九年),戰後因為臺灣政權的轉變與長期戒嚴,始終未能藉由正式管道翻譯出版,期間私人發行的版本亦幾度絕版散佚,直到小說家楊双子數年前九州旅遊時參訪「林芙美子紀念資料室」,意外發現此書訊息,方才找回原稿重新譯介。」